“烧三支文明香,敬一片真诚心”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烧香的传统习俗。尤其是重大节日以及佛教和道教圣地。它早已发展成一种有独特意义的民俗活动。寄托了无数人的虔诚信念和美好祈愿。虽然不同场合和地点烧香的意义有所不同。但大家却不谋而合都习惯了烧三根香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烧香必须得是三根?能获得广泛大众的认可,其中肯定是有些门道的。那么,这三根香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呢?追根溯源烧香的发展烧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期。那个时候,人们还过着以农业为主的部落群居生活。烧火做饭时,有人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。有些植物燃烧后居然会散发出阵阵香味。不仅能让人身心舒畅,还能达到驱赶蚊虫的效果。于是,人们便慢慢体会到了烧香带来的好处。然而,最令古人觉得神奇的一点还是烟的走向。要知道,古代文明相对落后,对于难以触摸的天空有着谜一般的崇拜。对于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,他们都会视为“天命”。因为燃烧有香味的植物能给人带来好处。而且烟还是往天上飘的,似乎能达到天神所在之处。所以古人就认为香料是神灵的恩赐,使“烧香”充满神话色彩。此外,古代还盛行占卜巫术。施法的人为了证明自己有“通天”的本领,往往会通过烧烟和上天建立联系。久而久之,不仅是神学,烧香还和巫术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。历史上就有关于“烟祀”的记载,描述了古人通过燃烧有香味的木料向上天表达崇高敬意的画面。《诗经·小雅》中也曾提到周王举行祭祀活动时会焚香祈福。不过,那时烧的香跟现在可不一样。早期人们还没有掌握制香技术,烧的只是有香味的植物。然而,一切在汉代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也证明了烧香习俗并非我国独创,很多国家都是如此。众所周知,汉武帝时期中外交流就十分密切了。他还派张骞出使西域,历经12年建立起与西域各国的联系。就是这一趟,张骞为祖国带回来了很多种香料。这时我国才有了使用香料制成的燃香。而且还有人发明了专门用来盛放燃香的炉子,叫“博山炉”。与此同时,佛教也在西汉时期逐渐传入我国。不过,最初它只在边疆地区有所传播。正式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则是在东汉时期。明帝还修建了第一座佛教寺庙“洛阳白马寺”。无独有偶,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建立了起来。基于这两个宗教的发展基础上,烧香传统随之兴盛。要说为什么烧香烧三根,也和它们的文化有关!说法不尽相同,三香意味“三宝”香料传入我国后,“香文化”进入了飞速发展期。我们从古装电视剧上就经常看到,古人会用香薰衣服。亦或在屋子里点香炉,驱虫祛湿除异味,据说还能防瘟疫、辟邪。然而,用途最广的还是在寺庙和道观里。佛教和道教文化中都有烧香敬神的文化传统。虽然都是烧三根,但在不同场合却有不同的意义。在佛教文化中,三根香代表了“三宝”,分别是戒、定、慧。这三个字代表的意义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概念。“戒”指的是佛教有助于人们克制贪欲、修身养性的五大戒律。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这是佛教最基本的五大戒律,只有做到这些才算对佛祖足够虔诚。而第二根香则代表“定”,寓意通过禅定达到内心的平静。佛教僧人自古以来就有打坐诵经的规定。禅定是他们产生智慧、悟出道理、研习佛法的重要途径。这第三根香就代表了“慧”,象征着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开启。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看出,这三个字是修行的三种境界。同时,烧三根香也象征了佛教对佛、法、僧的敬仰。而且不仅烧香的数量有说法,插香的顺序同样有讲究。第一根香插在中间,代表供养“佛”。表达自己对佛祖的尊敬和虔诚信奉之心。第二根香插在右边,代表供养“法”。强调自己对佛家教义的尊重、学习和传承。而第三根香则插在左边,代表供养“僧”。体现自己对佛教修行者们的敬重和重视。所以拜佛要烧三根香才符合这一文化习俗。道教虽然也是烧三根香,但意义却大有不同。与佛教不同,道教是五大宗教中唯一发源于我国、由中国人创立的本土宗教。它有三大神尊,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。这三根香其实就代表了对这三大天尊的崇高敬意。而道教烧香也有自己独特的讲究。首先就是点燃香时不能有明火,而且有火不能吹。因为口鼻不清净,用嘴吹灭明火被视为不尊重天尊。而是应该用手左右摇摆,轻轻熄灭明火后再上香。此外,三支香的高度要保持一致,间隔不能超过一寸。这就是“烧香不过寸,过寸神不信”的说法来由。然而,即便是不信教,普通老百姓也沿袭了烧香的习俗。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去世的,牌位前都会供奉香火。每逢祭祀日或者有大事发生,长辈都会点香并叩拜祖先。在民间,这三根香则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。它代表着“天、地、人”,每一个都值得感谢和敬仰。拜“天”旨在祈求风调雨顺,让地里的庄稼有好的生长条件。拜“地”则是表示对土地的感谢,寄托了家宅安宁、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。而第三根香拜“人”,指的就是对祖先的尊敬,祈祷他们保佑子孙后代生活幸福、心想事成。虽然在传统习俗中,人们不谋而合都习惯烧三根香。但其实,这并不意味着只能烧三根,尤其是民间习俗,规定没那么严格。那么,能不能多烧几根?这又有什么说法和讲究呢?并非只能烧3根,多烧一些也无妨佛教和道教对烧香数量的规定可能比较严格。为了表达虔诚,一般也没有信徒明知故犯,刻意多烧几根。可在民间就不一样了,多烧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。不过,人们还是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。就算是多烧,一般数量也是3的倍数或者和3有关。烧6根香被视为同时为两代人祈福,希望下一代也能得以庇佑。而烧9根香的一般都是老年人。当自己活到了一定年纪,就要为三代人祈福。所以有些老年人会上9根香,保佑膝下儿女都能幸福快乐。除此之外,还有人会烧13根香,这也是烧香数量的上限了。这一般是功德圆满之人烧的“高香”,也有“还愿香”的说法。表示自己已经非常知足,没什么可祈求且心存感恩的意思。只不过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少见。人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的,圆了这个心愿又想实现那个心愿。事实上,人生本来就是一坎儿接一坎儿,很少有人真的一帆风顺。结语:随着社会的发展,封建迷信那一套陋习已被逐步摒弃。但烧香却承载了数千年来人类的精神寄托。它是人们敬畏自然、诚心向善、约束自身的外在表现。正如心诚则灵,有时形式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的真心!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信源:文献资料【1】童珊.传承与流变:息烽乡村社会中的“烧香”文化[C]//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.人文与科技(第八辑).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;【2】张红志.道教烧香考源[J].宗教学研究,2021,(04):22-28.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